Plan(計畫) 是一切行動的起源,就像 道 是天地萬物的根本。
在制定計畫時,重點是「順應規律」,這和老子講的「道法自然」很像。
聯想:計畫不是強行規劃,而是觀察趨勢、把握大勢,再從中找到合適的方向。
Do(執行) 就像 德,是「道的具體展現」。
老子說「道生之,德畜之」,意思是道給萬物存在的可能,而德讓它們實際存在並運作。
聯想:執行就是讓計畫(道)落地成型,透過行動體現價值。
See(檢視) 對應到 道德宮,可以理解為一個「觀察、反思、存放經驗的場所」。
宮在古代象徵「容納、秩序、規範」,這裡就像一個知識與智慧的殿堂,把實踐後的經驗沉澱下來。
聯想:透過「觀照與反思」,讓道與德的運行形成完整循環,並孕育出新的理解。
👉 Plan(道) → Do(德) → See(宮)
就像 「道生德,德入宮,宮守道」 的循環:
道:起點,是本源、理念、方向。
德:過程,是行為、執行、實踐。
宮:終點,也是新起點,反思、歸藏,然後孕育新「道」。
🌱 這樣一來,PDS 就不只是管理學方法,而變成了一種「道家式的循環」:
計畫不是控制,而是「順道而行」;
執行不是單純動作,而是「以德體現」;
檢視不是冷冰冰檢查,而是「在宮中觀照,讓經驗沉澱為智慧」。